肉类的滚揉和按摩

2020.02.05

肉类的滚揉和按摩

肉类加工,滚揉和按摩是很重要的加工工序,无论是制造西式火腿、中式香肠、成型鸡块、烘烤产品,滚揉和按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。在实际工作中,有这么几个概念需要讨论和澄清,也请行业内高手指正?

1. 滚揉、按摩,二者有什么区别?

2. 肉类滚揉按摩的有哪些参数要控制?

3. 倾斜式滚揉机(按摩机)和水平式机型哪种更好?

 

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滚揉按摩的作用和原理。西式肉制品的加工中,通过机械力的作用,对肉类进行摔打挤压,使肉嫩化、并提取肉中的蛋白质从而增加粘结性;使肉类能够快速均匀地吸收腌制液,从而提高持水性、嫩度和出品率。滚揉机在有些产品的加工中起裹糊的作用。

 
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滚揉机和按摩机是没有区别的。如果你看所有滚揉机制造厂商的产品说明,二者都是连在一起的,即使有的说自己的是滚揉机、或者是按摩机,如果让他告诉你二者的区别,他也解释不清。因为对于肉类加工而言,二者本身就是一回事儿。(英文多半标示为tumbler - massager, tumbler / massager)

 

其次,从外形结构上看,无论滚揉机还是按摩机,都有以下特点

  一是水平式结构。这种机型比较老但耐用,装料量一般不超过滚筒容量的50%。

  二是倾斜式结构。这种机型在滚揉、装料、出料时是倾斜的,一般装料量高于60%,而且大多用于大型机器、产量较高。还有一种是在装料和出料时倾斜,但滚揉时是水平的,除了装料量多,与水平式无异。

   三是滚筒里面的导料锟。不管机器制造商怎么介绍,导料锟都是V型结构,倾斜角度有大有小、高度有高有低,以用于加工不同的产品需要。

   四是在滚筒内增加了搅拌搅龙。这种机型的缺点是清洗困难,优点是机械力大。

   五是增加了冷却系统。或者增加夹层、或者在导料锟中使用夹层结构,目的都是保持最佳的滚揉温度。

 

第三,滚揉/按摩要控制哪些参数呢?由于加工的肉类主要为牛肉(纤维粗)、猪肉(纤维细且脂肪多)、禽肉(纤维细嫩且块小)、鱼肉虾肉等,且有带骨与去骨之分,滚揉后的用途不同,因此加工参数不一而论,应主要控制以下几个参数。

w  一是滚揉时间。这完全取决于产品的加工要求。由于不同肉类的特点、体积大小、后续加工的工艺要求等,滚揉时间也不同,相对准确地时间设定是根据肉在滚筒内的行程计算出来的。

w  二是温度。肉类最佳的吸收腌制液的温度、最佳的蛋白质提取温度、最有效的控制微生物繁殖的温度是低于4度。如果滚揉机放在常温车间工作,就要使用带冷媒的制冷滚揉机,以控制温度。

w  三是真空度。本人对此没有什么研究,但是觉得真空度高,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必然好,到底95%好呢,还是0.5巴好?不敢妄论。

w  四是间歇时间。为了保证肉类对腌制液的吸收,一般需要设定间歇时间,与滚揉时间配合,但是多长时间适合,也要根据研发的实际决定。

 

最后,关于滚揉机的大小选择。本人觉得如果加工产品的产量大且品种单一,应该选择2000升以上的滚揉机;否则选择2000升以下的滚揉机将更灵活实用。

 

随附瑞士Suhner公司的带制冷功能的700升滚揉机,供参考。


在线留言